? ? ? ?
? ? ? ?早上8點20分,湘電股份結構件事業部零件車間吊車班班長王芳開完上崗會,戴上安全帽和手套,登上熟悉的臺階,在近十米的高空中開始了一天的作業……12年來,王芳勤奮敬業,一步一個腳印,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,今年,她榮獲湘電集團“三八紅旗手”殊榮。
一份頭銜? 扛起更多責任
? ? ? ?2009年,王芳進入結構件事業部,成為了一名天車司機。面對高空作業,骨子里有股不服輸勁兒的王芳克服“恐高”心理,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。白天認真工作,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向經驗豐富的師傅請教,晚上回家后還不忘學習專業知識,了解天車的工作原理、設備結構、安全操作要領……從小件到大件精準吊起,從型材到焊接機座搬運,從焊接件到百噸車車架移位,王芳的技能水平就在這日積月累中日臻成熟,成長為班里的骨干。2015年,由于工作表現優異,王芳擔任了零件車間吊車班班長。
? ? ? ?作為班長,王芳深知“一份頭銜,就是更多責任”,天車的首要責任就是“安全第一”。為了筑牢班組的安全“堤壩”,王芳在自己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之余,把提高班員的安全意識作為重中之重。她組織班員圍繞班組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、新問題開展培訓,定時定點對安全事故案例進行分析,使每位班員成為安全開吊的“行家里手”。每天的上崗會也是班里的“安全會”,她將“安全經”時刻掛在嘴上,要求班員開工前必須仔細檢查設備、查看周圍環境,不放過任何一處危險源。
一個承諾? 護衛空中“航線”
? ? ? ?天車屬特種設備,一把椅子、幾個手柄和十多個按鈕,就組成了一個天車操作控制室。就是在這個不足2平米、看似有點簡陋的空間內,王芳和她的姐妹們每天將上千個工件“騰挪轉移”,順利完成一次次吊裝作業?!拔覀冞\送的都是重量不一的‘鐵疙瘩’,只有穩、精、準地做好每一次操作,才能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”。王芳如是說。
? ? ? ?去年12月,正值車間全面沖刺年計劃的關鍵時期,刨鉆班的6米單臂刨床平臺發生故障,需要緊急吊運拆下6米工作平臺進行翻邊維修?!翱罩蟹叀笔菍Σ僮髡吲袛嗔?、眼力和反應能力的綜合考驗,稍有不慎,有可能導致工作平臺“二次受傷”,嚴重耽誤生產度。王芳毫不猶豫地攬下了這個“精細活”。在起重司機的指揮下,王芳操縱天車,緩緩將吊鉤落在工作平臺上方20厘米處,地面人員迅速作業,將吊鉤鎖閉牢固后給王芳一個“上升”的信號。王芳輕輕推動天車控制手柄,吊索具緩緩繃緊,5噸多重的工作平臺徐徐升起,180°回轉,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里,就完美地完成了6米工作平臺的空中翻邊吊運,為后續維修贏得了時間。
? ? “有什么急難任務,我必須沖上去”。王芳在工作中充分發揮“頭雁”作用,克服各種困難,在高空中為各項任務的順利展開“護航”。記得一個周末晚上10點多,王芳接到通知,需要吊車配合一項重點產品的生產。沒有絲毫猶豫,她將不到1歲的女兒交給母親照顧,馬上從九華打車趕進廠加班,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,任務圓滿完成才回家。
一種擔當? 演繹多面精彩
? ? ? ?在許多人看來,天車司機的工作輕閑,但實際上卻是個累活,生產繁忙時,要在天車上連續工作4、5個小時,由于精神高度集中和過度疲勞,很多天車司機都落下了頸椎、腰椎疾病。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,王芳十二年如一日,兢兢業業堅守在崗位上。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,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,她還多次主動請戰,積極參加車間各類突擊活動,配合生產。
? ? ? ?一次,臨近下班時分,車間來了批金屬鋁管需卸車,這是加工冷卻器的重要部件,不及時卸運,冷卻器班將面臨“無米可下鍋”的局面。正準備下班的王芳得知卸貨難題后,馬上請纓,“搬運工算我一個!”隨后二話不說就爬上吊車,加入到了“義務搬運工”的行列。經過近3小時的團結協作,13000多根鋁管全部搬運到位,一起配合搬運的男職工對她豎起了大拇指,“別看王芳是一個身材瘦小的女同志,工作起來卻風風火火,干勁十足,不亞于我們男同胞”。
? ? ? 在單位,王芳是骨干,在家庭,王芳也是頂梁柱。她的丈夫是建筑監理公司駐外業務員,出差是常事,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都落在了王芳身上。她毫無怨言,用自己柔弱的雙肩挑起了事業和人生兩副重擔,用最質樸的情懷和堅持,演繹著當代女職工的風采。